《壁花男孩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》

導演:史蒂芬切波斯基

評等:9/10

-

 

我一直偏好以「相遇」形容我與那些美好電影的邂逅,每次在故事中找到自己,都像與一段美麗的經歷相遇。

在這個參加完1210婚姻平權音樂會回到家的夜晚,我從壁花男孩中經歷了三段人生。
如果說「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」像是一場慵懶的午覺,那麼「壁花男孩」更是像極了一個喝得爛醉的美好夜晚(很想說像呼過麻的感覺但我沒呼過麻哈哈)。

 

“ Right now we are alive and in this moment I swear we are infinite. ”

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,必非艾瑪華森在穿越隧道時迎著風張開雙手的這段莫屬了。
在看這段的時候我才真的感覺自己老了,年輕的感覺是如此的無懼,好像整個世界給我們的機會跟可能性都是無限的。
曾經我們熱愛自由,現在卻又因自由而感到恐懼。


很喜歡這個場景選用了隧道。可能有點怪,但小時候全家出遊的時候我總覺得過隧道是一個神聖地浪漫的時刻。
一盞盞路燈在眼裡閃爍,光影在小小的車內快速轉換,好像這就是可視的時間。
閉上眼睛再睜開,我或許可以解讀成我們正在原地或者後退。但之所以我可以確認我們正在前進,是因為我看得見對面的那扇光。出了那些光陰後,等待著我們的就是無限的世界。或許青春本就該跌跌撞撞的失敗又爬起,才有資格被稱作「青春」吧。

 

“ 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. ”

在劇情的推演下,我們就像以一個朋友的角度,慢慢的去認識三位主角。
就像現實中我們認識一個人一樣,從第一印象開始,你可以慢慢地去展開一個人,一個人各自有著創傷,也有快樂、夢想,更有憤怒、煩惱、擔憂,這感覺總是讓我覺得很神奇,好像多瞭解人的一個面向,這個人之於你就越是立體。好像他們從此刻才從你的生命中活了過來。
曾經我因為自己沈浸在悲傷中而自卑,總覺得沒有人會理解我的這些負面情緒。
然而,為什麽它們一定要被妖魔化的視為「負面」?
曾經在這個時候有人告訴過我:「不要因為你會難過而覺得自己很奇怪,不正是因為我們能感到難過,我們才更像作為一個『人』活著嗎?」人在一路上跌跌撞撞受了很多傷之後,似乎會築起一道牆,越來越不願意讓人更接近自己的靈魂。很多人可能不懷好意的接近你,這無可避免也不該掉以輕心。
但,我的朋友,別忘了你也可能遇見一些願意真心並溫柔對待你的人,你絕對值得被好好地珍惜。

 

今天在會場我止不住地一直哭,有這麼多人曾經因為受到欺壓、霸凌、歧視,選擇在人生最美麗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他們都承受了我無法想像的巨大痛苦。
我一直無法停止去想,如果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,有一個人——哪怕只是對他說一句鼓勵的話——是否能就此扭轉他們的命運?我總覺得我身為一員的這個社會對不起這些受不平等對待的人們,明明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柔對待,有人卻因為這些被定義的「不同」,而遭受著不該忍受的痛苦。

 

雖然聽著矯情,但我真的覺得能改變社會的最大力量不是暴力、不是金錢,而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給予的「溫柔」。今天有25萬人上街,看著這個數字多少會覺得有點抽象,在現場只會讓人感覺這個場景是虛幻的。
即使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份、立場、人生經歷,這群站上街頭的人們為了讓社會更好而去努力的理想卻是相同的。好像這束集結起來的溫柔正在把社會推向一個我們夢想的模樣。

 

 

 

寫於2016婚姻平權晚會當晚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魚丸/俞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