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凱文怎麼了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》

導演:Lynne Ramsay

評等:9/10

-

會知道這部片是因為飾演Kevin的Ezar Miller,而更想看這部片是因為Tilda Swinton飾演的母親。Tilda Swinton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演員,從《驅魔神探:康斯坦丁》被他的容貌吸引之後,就一直會特別注意他有出演的作品。而這次的演出更是讓我驚艷到不行!從年輕時的無懼、懷孕後的迷惘、自我懷疑到被折磨到崩潰,甚至最後幾乎已經對傷害麻木的神情,都演繹得相當精彩。即使我從未體驗過任何一種處境,強烈的情緒也幾乎能透過螢幕震動我的心臟。

我最喜歡的是片中的視覺處理與暗示。一開始的西班牙的番茄節,應當是個快樂的、慶祝豐收的節慶,在鏡頭的運用跟巧妙的剪接下,我們看見的卻不是狂歡,反而更像是人們在痛苦的嚎叫。彷彿預告著Eva往後的人生,也隱喻了片尾的屠殺。片中大量的剪接了混亂的、像是存在在意識中的畫面,一幕幕串接起來像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噩夢。雖然我們沒有真正看到屠殺血腥的場面,但Eva意識中的出現的大片血紅,也彷彿能讓我們感受到看見屠殺場面後的精神壓力。「紅色」是不停出現在畫面中的元素,出現在Eva躲受害家屬的蕃茄罐頭上、Eva住處被潑的油漆、Eva的手上、Eva的全身,像在暗示她這輩子都無法從Kevin手中逃開,也無法洗清曾經發生過的任何事。

但此時就引發了一個有趣的思考——Kevin造成的傷亡既不是因Eva所引起,更不是Eva願意的。那麼,身為母親的他,就應該受到受害者的譴責嗎?

片中有一幕是Eva走在路上莫名其妙的被路人賞了一個耳光,旁邊有好心人問要不要幫他報警,Eva卻緊張地阻止他,口中唸著:沒關係,都是我的錯。這幕對我來說衝擊相當大,當時我還不知道Kevin在之後的犯行,一切對我來說都是莫名其妙的,但卻在知道後面的事件後,我弔詭的覺得路人打那個巴掌是情有可原。在意識過來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妥協荒誕到不行。只是因為這個身份就該受到譴責嗎?身為犯罪者母親的身份會跟著Eva一輩子,在獄外為兒子承受更大的壓力、譴責與羞辱,這就像連坐法一樣蠻橫卻又不停在發生。肇事者的親友同樣身為受害者——這個從前無法理解的概念——在此時才真正的被我消化。

我一直好奇社會對母子/父子之前的連結到底來自什麼?為什麼社會上出現殺人犯之後,家人總是會受到連坐的質疑?而又為什麽小孩會念書,你有資格拿出來說嘴?我想這樣的連結是來自家教,但必須知道,有時家教並不等於所有的教育。學校、職場,整個環境都身為教育者,那為什麽人們總是只會指責具象的家庭,而不檢討自身所處的,甚至是我們一手造成的環境呢?

ㄜ,離題了。

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片。結構有趣,議題特別(我覺得啦),畫面的設計上也有很多細膩的心思跟安排,而演員的演技不在話下,Tilda Swinton是女神,Ezar Miller演的充滿邪氣的Kevin也讓人印象深刻。是一部會讓人想看第二遍的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魚丸/俞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